我国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析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绿色化和智能化正加速融合,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共识。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迈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其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发展现状,本文基于新华网联合业内专业合作伙伴评安国蕴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绩效指数(2022)”,对国内制造业580家样本企业的ESG绩效指数展开分析评述。

 

制造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

 

近年来,在政策和监管的推动下,我国上市企业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据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已达3123家,占A股市场总数的66.7%。在发布2021年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量也最多。然而,从ESG信息披露情况看,仅约20%的制造业企业发布了独立的ESG报告,远低于金融等行业的披露比率,也低于全行业平均披露水平(详情参见本系列评论文章《新华网发布金融行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析》《新华网发布水电煤行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析》)。

 

制造业ESG绩效指数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从总体看,受评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平均水平高于全行业企业平均水平,其中81.6%的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集中在70-80区间;ESG绩效指数在90以上的受评制造业企业占比约为1%(6家);ESG绩效指数在85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占比约3.6%(21家)。

 

 

图1 制造业与全行业绩效指数统计分布情况

 

注:各行业评级框架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的评级结果并非完全可比,全行业ESG绩效分布仅作为参考

 

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ESG绩效表现突出

 

制造业涵盖领域较为宽泛,本文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涉及的受评制造业企业涵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33个二级行业分类。从各细分行业企业ESG绩效分布情况来看,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服装业和医药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相对较高,分别为79.01、78.35、78.3和77.2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受评企业ESG绩效指数则集中在75以下,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图2 各细分行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布情况

 

ESG“尖子生”(ESG绩效指数在85以上)主要来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如环旭电子(95)、复星医药(93.7)、光迅科技(91.2)等。

 

能源、气体排放、污水和固废物、员工福利等信息披露情况较好

 

从E、S、G这三个维度横向对比来看,制造业企业在环境(E)维度的披露情况优于社会(S)维度及治理(G)维度,特别是服装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细分行业,在环境维度披露情况较好。制造业与环境密切相关,制造业涉及大量的资源消耗、能源利用和废物排放,其产品实现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也使制造业成为与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的重点监管对象,部分与环境影响相关的信息已成为强制性披露内容。生态环境部2021年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要求重点排污企业必须对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信息、碳排放信息等八类信息进行披露。受监管推动,制造业企业对环境方面的信息收集、管理和披露相对较好。这些依法披露的信息也为企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可靠的数据,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环境绩效和可持续性。

 

图3 各细分行业企业的ESG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基于企业发布的ESG报告可以发现,优秀企业ESG实践存在一定共性:

 

环境方面,优秀企业从战略上设定降低环境影响的目标和计划,通过绿色技术升级等手段开展节能减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作用,而且关注产品在使用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例如,环旭电子通过导入绿色产品与清洁技术的概念,确保制造及销售的清洁科技产品符合各国环保法规要求,通过定期的数据纪录、追踪,并监控使用与产出情况,加强对废弃物的有效管控。

 

社会责任方面,优秀企业从产品质量与安全、供应链、投资者权益、员工权益等方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要求。例如,复星医药始终将ESG视作企业必须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在创新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营销合规、绿色供应链等方面持续投入,着眼于长远价值。

 

治理方面,优秀企业均建立了以董事会为决策中心向下辐射的多层次ESG 治理架构,部分公司已建立独立于公司管理架构的ESG 治理架构。

 

制造业企业ESG信息披露与绩效提升建议

 

制造业尤其是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能耗较高,是重点节能减排领域。从“中国上市公司ESG绩效指数”来看,当前制造业正在积极开展绿色转型升级,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废物回收、绿色产品开发在内的可持续运营不再被视为一种成本,而是积极探索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

 

但在ESG信息披露质量方面,企业还须继续加强披露指标的广度和深度,以便评级机构和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并有效衡量企业的ESG表现。例如,在环境维度,目前企业披露的环境绩效仍以一阶易得数据(如能源消耗量、总取水量等)为主,而关于气候变化的风险机遇分析等方面的披露信息较少,高阶碳足迹测算指标(如范围三碳排放)披露率较低;社会方面,员工福利、员工安全与健康、供应链管理相关议题披露率较高,头部企业整体披露情况较好,但部分指标可比性仍有提升空间;治理方面,制造业企业整体披露内容较为相似,披露议题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架构、合规管理、商业道德、薪酬激励等方面,而经营效率、税负率、管理层与非管理层年度总薪酬比率等实质性议题披露率较低,建议未来增强信息披露的深度。

 

制造业ESG发展展望

 

我国制造业ESG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实现“双碳”目标的国家战略将继续加强推进制造业企业在ESG治理和信息披露;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ESG绩效良好的企业提供更多实际支持,例如发展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贷款等金融业务,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国际市场对ESG相关因素特别是对供应链的可持续性、透明度和合规性不断提升的要求,将倒逼制造业企业进行调整以适应国际供应链ESG合规要求,提高整体ESG绩效。对此,国内企业应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国际通用的ESG信息披露框架,提高ESG信息披露成效,提高并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预计,在政策、金融和市场多端驱动下,ESG绩效提升和国际化ESG信息披露将成为制造业企业关注的重点,进而推动制造业和整个经济系统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原创:清华五道口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 何晓琳

 

指导:评安国蕴ESG首席研究员 王晓蒙

创建时间:2023-07-05 14:30
浏览量:0
首页    评安视角    公司动态    我国制造业企业ESG绩效指数分析